NEWS
新聞中心作者:陜西科技傳媒 來源: 百家號 更新于:2021年08月11日 12時 閱讀:0
今年以來,漢濱區利用大數據平臺,強化數據分析和預警功能,加強對“三類”重點戶住房、飲水、醫療、教育、產業發展、務工就業等方面監測和篩查,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,堅決守好防返貧底線。
漢濱區大竹園鎮糧茶村六組黃平保,因交通落后而被納入貧困戶,享受貧困戶易地搬遷政策,2017年已經脫貧,前段時間,在全鎮開展大數據信息采集錄入時,發現該戶前期家庭因子女上學開支較大,今年6月份經濟收入有所下降,成為脫貧不穩定戶。鎮村“四支隊伍”根據信息反饋,幫扶干部及時深入該戶家中核實情況,經過收入核算對比,為其申報產業獎補等一系列政策的幫扶下,該戶收入穩定,沒有出現返貧。
漢濱區是全市首個運用大數據平臺運用試點之一,為切實打好大數據平臺建設第一板墻,該區高度重視,精心謀劃,從統一思想抓培訓入手,夯實責任意識,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,召開動員會和業務培訓會,聚力網格排查、入戶走訪,大數據平臺信息采集錄入工作如火如荼開展。
7月27日,石梯鎮就大數據平臺手機APP具體操作流程、農戶信息采集錄入、相關指標進行了培訓。駐村工作隊冒著酷暑、頂著烈日,深入村組,采集每家每戶信息,同農戶耐心交流溝通,詢問務工信息、生產生活情況,力求做到錄入的每一項信息都精準、真實、有效,為后續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信息基礎保障。7月28日,五里鎮按照“一戶不少、一人不丟、一項不差”的原則,進行拉網式排查登記。對沒有任何聯系方式的調查對象,各工作組人員主動與其親戚朋友、街坊鄰居、行業部門進行銜接,確保信息采集精準。8月4日,關廟鎮多措并舉,聚力大數據平臺信息采集,初步完成戶成員架構信息錄入,根據后臺抽查評估,全鎮戶內信息補充完善進度到達80%以上。
為切實提升數據信息質量,該區抽調業務骨干,組成巡回指導組,先后深入五里、早陽、江北、建民等鎮巡回指導,定向培訓、定點指導、現場演示,對建設大數據平臺的目的意義、大數據平臺框架結構、功能設置進行講解,對在采集、錄入、核查中的共性問題,統一口徑,逐一解決,及時發現問題、及時提醒預警,減少“返工活”,確保工作推進中不“翻燒餅”。
在確保信息精準嚴實的基礎上,提升工作效率。該區按照網格化管理,以駐村“四支隊伍”為核心,建立鎮、村、組網格員工作機制,實行一個工作專班負責一個片區,責任到人,全員合力,全力開展入戶走訪和信息錄入工作。位于漢濱西南部的大竹園鎮,用時10天完成9個村(社區)、4585戶共計58萬余條數據采集錄入工作,對全鎮所有農戶基礎信息、住房、需求等72項指標和行業部門以及村、鎮、區等信息,實現自動比對預警,對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一飲水指標進行了全覆蓋監測,并持續開展數據分析,找出弱項短板5類286個,新納入邊緣易致貧戶5戶16人,脫貧不穩定戶3戶14人,采取了針對性幫扶措施,構筑了防止返貧致貧“防火墻”。
戶戶研判就是問診把脈,心中有數才能對癥下藥。在大數據平臺的幫助下,使區、鎮、村的工作責任更加明確,壓力傳導更加到位,解決問題更加精準,迅速成為全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又一有力“法寶”。在工作推進過程中,該區以人口普查、低收入人群、幫扶工作臺帳及“八辦兩組”行業部門相關數據為基礎,建立嚴密的防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,真正把大數據平臺運用打造成防返貧弱項短板的“提升器”,預警監測的“防火墻”,風險干預的“前置機”,拓展成果的“助推器”,為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邊緣戶筑牢預防返貧“隔離墻”。
截止目前,該區大數據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拉開序幕,已通過APP信息采集14.8萬戶51.3萬人。